地膜使用的幾個誤區
地膜覆蓋是農業生產中一項至關重要的農藝措施,在調節地溫、保水保肥保墑方面發揮了突出作用,大大延長了農作物栽培期,節約了農業用水,提高了抗擊災害的能力,保證了農作物穩產增產。
此前以魔芋為例帶著大家實操了一下如何選擇地膜,那么選好地膜后在使用過程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其實地膜使用還是有竅門的,要是做不好反而會帶來麻煩。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地膜使用常見的幾個誤區。
一、 地膜越薄越好?
地膜越薄成本越低,這是大家的共識。但是成本低就是好事嗎?
薄地膜存在一個致命的缺點就是不利于回收,生產地膜的原料主要是聚乙烯,據報道,聚乙烯地膜在土壤中至少需要十幾年,有的甚至幾十年才能降解。
殘留在土壤耕作層的地膜碎片會對土壤、土壤微生物以及作物產生多種負面影響。土壤中的殘膜易形成“阻隔帶”,這對土壤含水量、孔隙度、容重都會產生影響。殘膜會阻礙作物對水分和養分的吸收、利用和轉化,影響作物根系的生長和發育進而影響作物的產量和品質。
據中國農業科學院報告,目前國內的地膜殘留污染很嚴重,亟待解決地膜殘留污染問題。
塑料地膜厚度通常不小于0.012mm,美國通常為0.024mm,韓國為0.020mm,日本為0.015mm。
新的聚乙烯吹塑農用地面覆蓋薄膜標準(GB 13735-2017)于2017年10月14日發布,2018年5月1日開始實施。新的標準規定,地膜的標稱厚度不得小于0.010mm。新標準的實施也是為了有效地回收地膜,減少污染。為了減少塑料地膜的殘留問題。
太薄的地膜使用壽命短,不能滿足實際種植需求。地膜厚度的增加有利于提高使用壽命,滿足種植需求。
小結一下,使用厚度不小于0.010mm地膜優點:
二、 肥料和農藥不會影響地膜的使用壽命?
肥料都是施到地里的,農藥是噴施在作物上的怎么會影響地膜的使用壽命?
一般的肥料和農藥是不會影響,但是長期施用含硫和含氯的肥料和農藥就會對地膜產生較大的影響,嚴重的加速薄膜老化。
注意:這里小編說的是長期施用,即是說你此前施用的含硫或者含氯的肥料農藥都會對地膜產生影響,加速其老化。下面就給大家說說原因。
有大量的研究表明:長期施用含硫肥料,硫酸根在表土層和底土層中都有較多的積累,積累的硫酸根易造成土壤理化環境的變化,使得土壤酸化;而長期施用含氯肥料使土壤中交換性氫和交換性酸含量升高,含氯肥料施入土壤中,肥料中的陽離子會大量置換出氫離子,從而使土壤pH降低。
在地膜的生產過程中,為了延長地膜的使用壽命,需要加入一些光穩定劑、抗氧化劑等塑料助劑,而這些助劑大都是堿性的。可被酸質子化而失活,對于在應用中能形成酸的產品(如溫室中使用的含硫或含鹵農業化學品),或應用時會在聚合物中原位成酸的產品(如含鹵阻燃劑的產品),容易使這些塑料助劑酸化失活。
下圖是國內外機構給出的幾種容易導致聚乙烯棚膜、地膜提前老化的農藥:
防止地膜提前老化的方法之一就是盡量少選擇或者不選含硫和氯的農藥及肥料,在購買和使用的過程中多關注農藥的成分。
三、 二次蓋膜想怎么蓋就怎么蓋?
相信有不少人遇到覆蓋不久的地膜因為自然災害(大風)、人為因素或者是提前老化等各種原因需要進行二次蓋膜,那是不是可以想怎么蓋就怎么蓋呢?
其實不然,在進行二次蓋膜時,要將已破損的地膜揭起來,將墑面上殘留的地膜清理干凈。
這樣做一來能夠避免殘留在墑面的地膜影響根系的生長,進而影響作物的生長和發育。
另外,直接在舊膜上覆蓋會加速新膜的老化。
總結一下:
1、地膜不是越薄越好,購買地膜的時候切忌不可再購買厚度低于0.010mm的,不利于回收,不符合標準。
2、盡量少使用含硫、含氯的農藥(購買、使用農藥時關注農藥有效成分),多使用功能性地膜,可以減少農藥的施用量。
3、二次蓋膜要把此前殘留破碎的膜清理干凈。
4、選擇地膜時要選擇信譽度,口碑好的企業所生產的產品。